作者:宣傳科 來源: 更新時間:2024-08-03
2024年第八期(2024年8月3日 來源:百度百科)
“煩暑郁未退,涼飆潛已起。”立秋雖然預示著暑氣漸退,涼意將至,但這僅是天文學上的定義。在氣象學上,連續(xù)5天日平均氣溫穩(wěn)定在22攝氏度以下,才算真正入秋。
立秋正值三伏天,夏秋交替之際,自然界由陽盛逐漸轉變?yōu)殛幨ⅲ枤鉂u收,陰氣漸長,這段時間也是人體代謝出現(xiàn)陽消陰長的過渡時期。因此,立秋后養(yǎng)生更需追求陰陽平衡,以適應季節(jié)變化,健康地走入秋季。
夏秋之交,陽氣外浮,感冒預防不可少
立秋之際,人體陽氣浮于外,體內則虛寒?照{、冷飲不斷挑戰(zhàn)著我們的免疫力,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發(fā)感冒。出現(xiàn)感冒癥狀,可在醫(yī)生指導下采用一些中成藥進行對癥治療,以“清瘟解毒,宣肺泄熱”為主要目的,如連花清瘟等。此外,艾灸風池、大椎穴位也可預防感冒,艾灸天樞、足三里等穴位則有助于調理腸胃。特別是陽虛、寒濕體質的人群,更應利用三伏天的陽氣,通過艾灸養(yǎng)陽除濕,增強體質。
立秋后貼秋膘尚早,飲食調養(yǎng)應滋陰潤燥,減辛增酸
立秋后,天氣逐漸轉涼,但“秋老虎”的余威尚存,白天依然炎熱,夜晚則涼風習習,早晚溫差大。飲食上應以滋陰潤燥為主,多吃百合、銀耳、梨等柔潤食物,以潤肺、安神、消除疲勞。同時,應減少蔥、姜、蒜等辛味食物的攝入,以防秋燥。烏梅、山楂等酸性食物則有助于收斂肺氣、保養(yǎng)肝臟。
此外,還可以多食用一些湯水類食物,如營養(yǎng)粥、豆?jié){等,以補充體內水分,緩解秋燥。
調整作息,早睡早起,養(yǎng)陰斂陽
《黃帝內經》中提到,秋季應“早臥早起,與雞俱興”。立秋后,夜?jié)u長晝日短,應適當增加晚上的睡眠時間,做到早睡早起,以養(yǎng)陰斂陽、調暢肺氣。
早睡可積聚身體內的陽氣,為第二天的活動提供充沛的精力;早起則可以使肺氣得到舒展,防止收斂過度。同時,保持充足的睡眠時間,對于提高機體免疫力、預防秋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也有著重要作用。
總之,立秋養(yǎng)生應順應自然規(guī)律,通過合理飲食、作息、運動和情緒調節(jié)來調養(yǎng)身心。這樣,我們才能在秋季這個收獲的季節(jié)里保持健康和活力。